我为什么离开

又到了考调的时候,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那段时间。

炎热的夏季,整个世界都让人心烦意乱。打开空调,才能够继续刷题。其实,就算笔尖在纸卷上摩挲,也舒展不了心中的不平。曾经的曾经,我一直坚信我会在这里干到退休。

我喜欢培德的纯,像培德老酒一样的纯。这样的纯也许是一种单调,每天两点一线,不是去上班就是回宿舍。上班也太过平淡,几步之间,教室里恨铁不成钢;几步之后,办公室里“指点江山”。走出办公室,是阳光洒满的阳台,是无忌的吹水台。第一天来培德的时候,我嫌弃他又破又小。后来才发现,他的小也是一种美。因为小,学生性格纯朴,因为小,学校人事关系单纯。远离城市的乡村,处处都是人情的味道。沉旧的砖墙里面,有说不完的故事(八卦)……

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福的,在一个喜欢的地方做幸福的事是完美的。圆缺常在,幸福难久。不到一年,曾经喜欢的工作渐渐变了味,人事关系也变了味。

以前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,但新时代下,中国特色的教学也发生了变化。越来越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涌入校园,在这个渺小的学校尤甚。同时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单纯的人事关系,也可能变得不单纯。之前,我总埋怨某某人将这个地方变得乌烟瘴气。现在想来,为什么一定是一个人?平静的湖面下早就波谲云诡,不安分的心早就在盘算什么。那时的单纯的培德,是一种平衡下的培德。一个人的到来,打破了这种平衡。作为不平衡的受害者,我终于说:“如果考不走,借调我也要走。”

或许是天气的燥热加重了心绪不宁,或许是当年公招没有考好的意难平,一向拒绝改变的我也迈出了步伐。

刷高考题时志得意满,报岗位时临时更改意向,等待时比高考还紧张,这一切都昭示着三甲入围。有时,成功比失败还痛苦。好在痛苦只是暂时的,家人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。

即使离开了培德,我还是当自己是培德人。

但是,当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出现在眼前,当同台吃饭变得有点尴尬后,我才意识到我是真的离开了,离开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。当我在一中迟到早退时,当我说出“我们一中”时,我是培德的“叛徒”,我在忘记历史。

我为什么离开?或许当时只是一时冲动,但现在满是平静。如果去年夏天回答这个问题,答案或许不一样。但是,无论地点怎样更改,环境如何不同,教书育人的初心不变。走出去,尝试改变,让我的人生更加饱满。